1. 首页 > 星座性格 > 文章页面

沙家浜镇的历史文化遗存(沙家浜古镇介绍)

华侨城沙家浜时光小镇品牌发布会暨时光生活节开幕仪式顺利举行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沙家浜镇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沙家浜八字文化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沙家浜》情况介绍沙家浜镇的历史文化遗存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沙家浜》情况介绍

芦苇荡风景区是沙家浜景区的精华所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以视觉上的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为主景,充分体现“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歌;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的诗清画意。整个景区追求自然生态所给予的野趣,竭力营造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氛围。

深入贯彻两学一做,争做优秀党员

景区规划由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和水生植物观赏区、芦苇荡水上活动区、水产观赏区、农业观光区是、运动休闲区、美食购物区八个游览区构成。

革命传统教育区,是以革命史迹介绍和《沙家浜》创作过程为主线的人文景观区,突出芦苇荡风景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涵的性质。主要有瞻仰广场、浮雕墙、沙家浜亭、东进桥、鱼水亭和碑廊、象征十八个伤病员的十八块形态各异的自然石等景点,以雕塑为主要表现手段,其中位于瞻仰广场中央的主雕高达8米,重60吨,由创作毛泽东纪念堂毛主席座像的著名雕塑家、原四川美院院长叶毓山创作。

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位于沙家浜镇。它始建时为“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陈列室”;后于1988年6月改建为“沙家浜革命展览馆”;1991年正式命名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全馆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展厅陈列共分五大部分,有600多幅照片、48件革命文物及23幅首长题词。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是生动的德育基地。

1969年,正是芦花放稻谷香的季节,刚刚从上海警备区动员处副处长岗位上退下来的费介成,来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经战斗过的横泾公社。他是当年在此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之一,沪剧《芦荡火种》和京剧《沙家浜》剧情的见证人。费介成来此的目的,是想在这块他和他的战友曾经洒过鲜血的地方建立起一块丰碑,以记载那一段血与火的战斗岁月,纪念在此英勇战斗、流血牺牲的人民子弟兵。他凭着惊人的记忆,不顾年迈体弱,在阳澄湖畔,踏遍一块块旧战场,寻访一个个知情人。

在北泗泾,他会见了当年的抗日积极分子苏贻民老妈妈。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正是这位老妈妈象对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弟兵,她的家成了新四军战士的家,不知有多少好同志在她的掩护下从敌人的魔爪下安全转移。为了抗日,她家的房子被日本鬼子烧毁,她本人也被敌人抓去,受到严刑拷打。这些情况费介成如果不说,当地的人谁也不知道。

在龚家浜,费介成见到了于银生老人。于银生说:当时的新四军印报所经常活动在龚家浜一带。有一次,印报所要转移,有20箱铅字委托于银生保管。为了确保安全,于银生就一个人摸黑将铅字用船运到荒野里的一块坟地上,堆砌成一口棺材,再盖上砖瓦,伪装成这一带农村常见的瓦庐棺材。就这样,日本鬼子几次下乡搜查都扑了空。

在双浜村,费介成指着村南那顶木桥对村里的领导说:抗战时期,这座桥好像还应向南移10米左右,桥东面这幢房子曾经是新“江抗”的司令部,桥西面有一家茶馆,老板姓沈。说到这里,他问周围的人:“是不是这样的?”当时村(大队)革委会主任陆兴说:“您说的完全正确!”

在罗家草荡、黄桥村,费介成找到了当年后方医院的小房东孙大生。费介成在阳沟?战斗中右腿负伤,曾在孙大生家里养过伤,就是用孙大生家的扁担当夹板治好了腿。

鲍家河湾是当年新四军非常活跃的地方,在这里,费介成找到了当年印报所的房东宋三保。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宋三保一家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1941年2月下旬,日本鬼子冲到鲍家河湾,直奔宋三保家,把宋家抢劫一空,不能抢走的统统丢到河里。日本鬼子还搜去了新四军的部分《大众报》和《江南》半月刊。

费介成还去了阳沟?、张家浜、肖泾、陆巷等村,丰富了他原来拥有的资料,为建立沙家浜革命传统陈列室奠定了基础。二1970年11月16日,小说《铁道游击队》里队长刘洪的生活原型,时任苏州军分区司令员的刘金山慕名来到横泾公社,他召集了部分支部书记开座谈会,谈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临行时,他嘱咐横泾公社革委会主任曹兴福说:“把沙家浜建设好。”

仅隔了7天,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广立也来了。恰逢老地下党员时根元献出了一把上面刻有“春来”字样的茶壶,引起了杨广立的极大兴趣。当时有人提议,请杨广立把这一把茶壶带回去,交给许世友司令员。

据后来调查,这把茶壶的真正出处是陆家村,是老党员时根元年轻时从陆家岳父家捧回来的。“春来”茶壶是确实有的,但“春来茶馆”却没有发现。这件事也说明,《沙家浜》戏里的“春来茶馆”并不是编剧凭空虚构的,而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后来又在曹家浜发现,抗日战争时期确有一家“东来茶馆”和一家“春海茶馆”,曾经都是新四军的联络站。

就在上级领导相继视察的同时,公社于这年的11月25日召开了“建设今日沙家浜”誓师大会,这次会议在当时产生过比较深远的影响。

1971年5月26日,在县乡两级共同关心下,成立了“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七人筹备领导小组。筹备领导小组下设资料组。

1971年11月,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陈列室正式开办,主要展出一些革命文物,有老战士捐赠的手枪、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军用水壶等;有从民间征集到的铁筛、榔头、铁墩、风箱等原来修枪所工具;有普通老百姓捐赠出来的蚊帐、藤椅、棉胎等。这些东西有的是当年从胡肇汉小老婆家里缴获后由新四军分给摇船农民的战利品;还有新四军后方医院使用过的医疗工具以及一条曾护送过新四军伤病员的交通船等等。

1972年4月,刚上任的公社党委书记奚君十分重视陈列室的建设,在他的过问下,确定了一些参观点,主要是湖浜、龚浜、芦荡、曹浜四个大队,有印报所、修枪所、后方医院、弹壁洞、歼敌弄、擒敌处、庆功场等。奚君为这些参观点定名和撰写解说词,还在歼敌弄、擒敌处、庆功场三处建碑以示纪念。正是这些形象化的教育形式,发挥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吸引了各地干部群众、部队战士、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学生来此参观学习。

这个简陋的陈列室从1971年11月建办至1974年5月正式关闭,前后不足三年。关闭后,革命文物移交给了县文管会。三尽管陈列室关闭了,但已经形成的那些教育点还存在,慕名而来的人仍络绎不绝。

1981年5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横泾公社更名为芦荡公社。后来撤销公社改建乡,芦荡公社改名芦荡乡。

1988年6月间,上海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师生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芦荡乡地处昆承湖边,与虞山隔湖相望,可谓山明水秀,风光美丽,是块大有发展前途的旅游宝地。于是他们就提出了与芦荡乡合作开发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芦荡工业公司的重视,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条件下,开始在昆承湖边筹建“沙家浜游泳场”。同时,开始了展览馆的筹建工作。利用原成人教育室,仅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因陋就简完成了布馆的全部工作,于1988年7月22日,“沙家浜革命传统展览馆”和“沙家浜游泳场”同时对外开放。

由于有关“沙家浜”的消息被封闭了10多年,这次通过同济大学在上海各大报纸首次披露后,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兴趣,在上海出现了轰动效应。上海人士蜂拥而至,引起了常熟一些部门的关注,他们也组织党、团员前来参观学习,这就大大加重了芦荡乡的接待任务。第二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和芦荡乡的共同努力下,对原有的展览馆进行了重新布置,扩大到48平方米,展出内容是:今日芦荡、农民暴动、江抗东进、芦荡养伤、重建武装、后方基地、浴血奋战、宁死不屈、迎接解放等九个部分,图文并茂,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1989年,沙家浜革命传统展览馆带动了沙家浜游泳场的发展。游泳场增设了划船、垂钓、野餐烧烤、品茶、飞艇游湖等活动项目,还配备了三艘客轮,一艘消防艇,组织游阳澄湖、游芦苇荡等活动。上海人民广场上树起了“沙家浜三日游”大型广告牌,《新民晚报》刊登了有关沙家浜的消息,上海各大旅行社纷至沓来,旅游旺季日人流量在万人以上,最多一天达1.73万人次。四1990年5月5日,77岁高龄的叶飞副委员长偕同夫人专程来到芦荡乡。下午2时许,他在市、乡党政领导的陪同下,仔细参观了展览馆。他一边参观一边对周围的人说:“当年新四军东进是有争议的,由于陈老总果断决策,力排众议,一人承担风险,派我带了800多名战士来到东路……”他建议,“江抗”东进在新四军建军史上有着特殊的作用,“江抗”东进的内容要增加。他还专门作了关于“沙家浜的意义……”的题词,并题写了“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的馆名。从此,“沙家浜革命传统展览馆”就正式改名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

叶飞视察后,芦荡乡党委专门召集会议,研究决定重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1991年,为了筹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在镇党委号召下,全镇党团员掀起了一个募捐热潮,不到一个月,捐款总数达12.6万元,填补了建设费用的不足。这年6月30日,“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正式竣工。副省长高德正和省委宣传部发来了贺电,苏州市市长章新胜、常熟市委领导等前来参加了落成典礼。

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坐落在沙家浜镇汽车站附近,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有三层:底层为文化活动中心,中层为展厅,陈列了300多幅照片、图片和51件文物,还有叶飞、江渭清、周文在、夏光、杨浩庐、包厚昌、诸敏等革命老前辈的题词。展出的内容分三大部分:“峥嵘岁月”、“水乡烽火”和“今日沙家浜”。主要记录了北桥伏击战、阳沟?杀敌、八字桥激战、血战张家浜……等军民团结抗战的动人事迹。教育馆的三楼设有一个大教室,用于在参观之余播放一些录像片,作专题报告等。

教育馆也接待过一些外国人,其中主要是在同济大学读书的外国留学生。在接待一批日本客人时,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他们展示了日本军人的暴行和沙家浜军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日本客人看了展览后表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努力发展日中之间一衣带水的友好关系。五1992年3月12日,经省政府批准,撤芦荡乡建沙家浜镇。1996年,在市镇两级的共同关心下,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改版,新版进一步充实了抗战内容,并增加了日军暴行的一些珍贵照片;较详细地反映了当年新四军与日伪顽开展的复杂斗争状况;在每个部分的最后一块版面上,增加了沙家浜镇的大事记;还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果的内容。改版重展的新馆在这年的“七一”前夕正式展出。

沙家浜镇的历史文化遗存

  .文/余光

   沙家浜镇位于阳澄湖与昆承湖之间,钟灵毓秀,文脉绵绵。据旧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12人,举人28人,有著作的文人138人,著作不下数百种,而书、画、琴、弈之能者也代有其人。在这片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可谓名人辈出,史迹众多。经过上下求索,广征博采,或考旧闻,或访高明,收获颇丰,然而,真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不多,现分述如下。

   一、一条老街——唐市石板街。

   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又名河东街,建于明代,是常熟四大古镇之一,有“金唐市”美誉。明清时期,商贸发达,两侧店铺林立,街道全长460米,全部由石板构成,石板每块长130厘米,宽50厘米,总计597块,设下水道,街巷十分完整。镇上保留着400多处清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控制保护建筑10个,是江南水乡地区保存较为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风貌的沿河民居群。

   二、一座名园——飘香园。

  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北新街,建于明代天启年间,里人柏小坡建,又名柏园。园内回廊曲折,夹岸桃李。梅、杏、桂、竹,皆构亭榭为点缀。复筑涌月台、迎雪台,以便远眺,并邃洞以避暑,池中筑八角亭可观游鱼。园中遍植名贵树木、奇花异草,盛极一时。几经战火损毁,至民国初,唐市士绅龚雄才购买后重建。园内叠太湖石和黄石相间的假山一座,建曲廊、亭台、石桥、水池、小径等。小径两侧植丹桂数十株,每逢八月,“丹桂飘香”遂改名“飘香园”至今。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三棵古银杏树——周神庙银杏和朗城庙银杏。 

   1、周神庙银杏,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中心桥东堍,原周神庙址。树高20米,树龄164年,属雌株。

    2、朗城庙银杏,位于沙家浜镇朗城村原法华寺〔俗称朗城庙〕旧址。有雄株两棵,树高各25米,胸径60厘米,树龄340年。

   四、三座古寺院——崇福寺、福民寺和法华寺。

    1、崇福寺,原名崇福庵,位于沙家浜镇横泾村。建于1201年,明正德八年重建,工部员外郎钱仁夫撰《重修崇福庵记》,吴门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书,刻成石碑立于庵中。1999年10月重建,保持清乾隆年间大修时的原貌。

   2、福民寺,全称福民禅寺,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集镇中心桥东堍。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丰七年〔1857年〕毁。2003年重建。

    3、法华寺,位于沙家浜镇朗城村。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寺中有水月阁。明清年间,文人学士都有寄居读书,明代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严讷曾留下《朗城秋夜读书》的著名诗篇,流传至今。现仅存一个石龟,一付门簪〔俗称门当〕和两棵银杏树。附近有朗城潭,是唐市十景之一。

  五、三块石刻——重修崇福庵、石氏记略和万安桥铭。

   1、《重修崇福庵殿记》石刻,原物由常熟市文管会收藏。石刻成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邑人工部员外郎钱仁夫撰文,苏州著名书法家祝允明书。石碑高145厘米,宽76厘米,厚17.5厘米,系历史艺术珍品。

    2、《石氏记略》石刻,现保存在沙家浜镇横泾村新泾桥堍。石刻成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邑人石宏基撰文,平江书法家俞际华书。石碑高133厘米,宽66.6厘米,厚22厘米,内容主要记述石氏家族的兴衰过程。

    3、《万安桥铭》碑,1976年碑移至飘香园保存至今。石刻成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邑人倪赐撰文,邑庠禀生潘镐书并篆额,董事嵇子玉、吕文、朱云章、李山勒石。

    六、四座古桥——北新桥、华阳桥、钓渚渡桥和八字桥。

   1、北新桥,位于唐市集镇北市稍,横跨尤泾河,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名永安桥;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里人易木为石,至嘉庆五年〔1800年〕竣工,更名万丰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建,更名北新桥至今;2010年,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出资17万元大修,至同年年底竣工。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2、华阳桥,位于唐市集镇东市稍,跨金庄泾河。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初名聚福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里人易石成梁,勒石名华阳桥;2004年沙家浜镇人民政府出资19.4万元大修。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3、钓渚渡桥,原址在张桥卫浜村,2008年移建于沙家浜风景区内。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是常熟市仅有的几座石拱桥之一。1982年11月,被定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4、八字桥,位于沙家浜镇唐北村,横跨张家港航道。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45年〕,一孔石拱桥,未完成。越四十余年,邑人刘玉晋独立捐资完成。1974年,因张家港拓宽,桥向北迁移改建成三孔两墎水泥桥,1983年又改成公路桥,更名南桥至今。

  七、四座名楼——黄泥楼、目耕楼、凤基楼和望贤楼。

  1、黄泥楼,明代谭照、谭晓兄弟所建,址在湖乡。湖乡,即今沙家浜镇,东起儒浜,西至张泾。因为这里河道纵横,湖塘众多,地势低洼,明代嘉靖年间,十年九灾,乡民多弃田从事捕鱼。谭氏兄弟用低价买进弃田,累计达数万亩。他们把土地围起来,根据地势分别利用,洼地挖深为池养鱼,泽地改种茭白、莲藕、芡实、红菱,田地种稻麦,高地广种果树,地尽其利,因而发了家,成为常熟首富。后来捐献白银四万余两,加固常熟城墙,确保城区人民的安全,所以人们称谭氏兄弟为“谭半城”。黄泥楼是值班防夜的更楼,址在沙家浜镇西片昆承湖村,如今房屋全无,只留下地名。

   2、目耕楼,位于常熟七星桥〔现沙家浜镇西片曹家浜村〕,是明末清初国内著名藏书家毛晋的藏书楼,其中珍藏善本84000余册。藏书楼已经不存在,至今留下的唯一建筑物是一件“大石盆”和一幅“虞山汲古阁图”。

   3、凤基楼,位于沙家浜镇东片唐市尤泾河之东、凤基桥畔,是“应社”和“唐市学派”创始人杨彝的藏书楼。原有建筑已废,现在唐市石板街上建“杨彝纪念馆”。

   4、望贤楼,位于唐市河东街钮家弄,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一幢两层小楼及左右两侧厢楼,成三合院式,占地面积约198平方米。面阔3间14.95米,进深7架13.24米,扁作梁、花岗石柱、方砖铺地。因附近筑有杨彝的“衣冠墓”,后人尊为先贤,登楼可观望此墓,故名“望贤楼”。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江抗东路办事处。办事处主任蔡悲鸿、沈云康时常在此与有关干部会面,谭震林曾在此出席会议。2009年5月21日,望贤楼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七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此址为居民住宅。

   八、四处旧址——汲古阁、东土地堂、毕泽、市泽潭。

    1、汲古阁旧址,是明清之际中国著名藏书、刻书家毛晋藏书处,址在沙家浜七星桥西岸毛家宅基,距市镇约1.5公里。据钱大成《毛子晋年谱》载:“先生家昆承湖南,诸水环抱,东折一曲,俗呼曹家浜。”据此,七星桥于今曹家浜村之北,1962年曾发现“目耕楼”石碑,不久毁于水利建设。有室名“绿君亭”“汲古阁”“目耕楼”“载德堂”“笃素居”“宝月堂”“续古草庐”等,其中以“汲古阁”最著。

   2、东土地堂,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1939年11月6日,留在常熟的江抗部队伤病员伤愈后在此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该建筑为江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旧址为房屋二进,门房、厅堂加两侧厢房。2000年大修,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该建筑于2011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毕泽旧址,古代属双凤乡的一个小村庄,地处唐市、湘城、石牌交界处。横泾、金保泾河流经此处。西有毕泽潭,东临横泾塘,现属沙家浜镇芦荡村。宋代已有人聚居于此。明洪武年间,有人口百余户。明末清初,崇祯举人,长洲教谕、署崇明县事,以清廉名世的刘永锡,从湘城移居于此,并卒于此。他在毕泽期间,与杨彝、顾炎武、黄卷、陆元泓等交往甚密。毕泽历史上出过许多著名人物,例如文学家陆元泓、陆曜、彝陵知州陆枝、征士郎陆柱、光禄寺署丞陆泰启、书画家陆昞,以及德高望重的陆金等。该村现有20余户,以陆姓为多。

   4、市泽潭旧址,在唐市东南,距镇3里。是宋时孝子周容的故居,旧有大村庄,相传南宋后地陷下沉,周围达千亩。潭中有养鸡墩仍矗立水面,以后逐渐湮没。1949年时潭约200亩。1958年干河积肥,发现潭底有街道、花坛、水井、南北通向的老河道等。经有关单位收集陶瓶、瓷碗等古物甚多,由省博物馆征集保管。潭底有古井12口,井旁木桩千年未朽。余下陶瓷器全部破碎,无一完整。花坛仍保持旧状,街道铺有碎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即墨历史文化研究 金口镇历史文化遗存的研究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